「认股证篇」第五课:兑换比率及街货量
影响窝轮价格的因素有很多,今一节我们集中讨论兑换比率跟街货量。
兑换比率影响轮价
兑换比率的意思,就是控制1股股票所需要的窝轮股数
,什么意思呢?
大家有时候可能会发现,两只窝轮挂钩的资产一样,行使价一样,年期一样,连引伸波幅都差不多,为什么它们的价格会相差那么远,甚至是10倍以上呢?这个情况,很有可能就是它们的兑换比率不同。
举个例子说,一箱新鲜榨果汁有200瓶,价钱跟生果价格挂钩,会跟着生果的价格而有所变化。买了一箱回来,如果有10个人分,每一人就分到20瓶,就要付20瓶的价钱;但如果100个人分,每一人就分到2瓶,每个人所付的钱就会少一点,只需要付2瓶的价钱。
套回窝轮,兑换比率就好像有10个人分跟100个人分果汁一样,由于分到的果汁数量不同,每个人付的钱都不一样;就好像10对1跟100对1的窝轮一样,10对1的会比100对1的贵,只因除开的份数少了,价钱就会贵一点;而窝轮价格会受正股价格的影响,就好像果汁价格受到生果价格影响一样。
那不同的兑换比率对只窝轮有什么影响呢?其实是会影响到只窝轮的实际杠杆,如果比较10对1跟100对1的窝轮,假设行使价、到期日、引伸波幅等因素不变,10对1的选择,轮价会贵一点,实际杠杆会高一点;至于100对1的选择,轮价会便宜一点,但实际杠杆都会较便宜。实际杠杆是指窝轮与相关资产的理论价格变动比例,有关实际杠杆的详细解释,可以重温法巴学堂《牛熊证篇》第一课。
街货量影响市场供求
至于街货量
,就是指有多少街货在市場上,由其他投资者持有。发行商發行一只产品的时候,都会制订发行量,这是指发行商一开始有多少存货可以卖的数量。当产品上市后,有其他投资者买了并持有,这样街货量就会增加,发行商会每一天都把旗下每只产品的街货量上报港交所,投资者就可以使用报价机,或者发行商网站,看看每只产品在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的时后,有多少货量卖了在市場上。
那街货量这数据有什么用呢?其实这个也是投资者决定买一只产品时,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,因为如果产品街货量偏多,发行商的开价能力就会受到影响,到时候供求因素有机会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,影响到窝轮的价格。
还是不明白?
又再举个例子,用个旧的例子,我们在牛熊证篇讲过卖演唱会门票,当门票差不多卖光的时候主办单位只剩布有限的票在手上,这就有机会让拥有门票的人,把价钱定在一个偏離合理的水平,同一个道理放到窝轮上,市场的供求就变成影响产品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那你们可能会问,怎样才可以避免这个情况呢?部署之前,留意街货量是不是已经过高,部署之后,也该留意街货量有没有上升过高,如果升到了很高的水平,例如五成以上,就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换到另外一只产品啦。